外交部回應奔馳致歉:知錯就改是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奔馳|達賴喇嘛|外國_新浪新聞
fl2025-07-05 06:51
哭天喊地網95772025-07-05 07:30:10
哈勃空間圖(哈勃望遠鏡圖片)
導讀:最新研究表明,宇宙已經存在了137.72億年。通過ACT,科學家可以確定年輕宇宙的許多行為,包括它的年齡。結合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或WMAP)的結果,它們的年齡為137.7億歲。
宇宙可能已經存在了137.7億年。也可能略小於此值。我們不能確定。
兩篇發表的論文顯示,宇宙已經存在了137.772億年(390億年)。
多酷啊!這與早期用類似方法測得的宇宙年齡一致。也很酷。
但也有不酷的地方,似乎並沒有減少測量方法不同帶來的差異。不同的測量方法導致年齡比它小幾億年。這看起來沒什麽大不了的,但確實是個大問題。兩組應該測量相同的年齡,但是他們沒有。這意味著我們忽略了宇宙的一些基本問題。
我們在智利用阿塔卡馬太空望遠鏡(ACT)進行了新的觀測。它是一個長六米的蝴蝶望遠鏡,對紅外和無線電波之間的光譜的微波部分的亮度很敏感。宇宙在很年輕的時候,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但在BIGBANG大約38萬年後,由於寒冷而變得透明。當時它和太陽表麵一樣熱,它發出的光或多或少成為光譜的可見部分,我們肉眼可見。
但是從那以後宇宙膨脹了很多。當光線到達地球時,它已經失去了大量的能量來對抗膨脹,同時也發生了紅移(光譜的譜線向紅端移動),即波長變長。它現在位於光譜的微波部分。它無處不在,存在於天空的每一個部分,所以我們稱之為宇宙微波背景,簡稱CMB。
很多信息都存儲在光裏,所以在宇宙剛剛38萬歲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ACT(阿塔卡馬太空望遠鏡)觀測天空,估算宇宙的狀態。
ACT(阿塔卡馬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範圍是15000平方度,超過整個天空的三分之一!通過觀察大約5000平方度的範圍,他們可以確定仍然年輕的宇宙的許多行為,包括它的年齡。結合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簡稱WMAP)的結果,他們得到了137.7億年的宇宙年齡。這也與歐洲的普朗克任務的值一致,該任務也測量了早期宇宙中的微波。
阿塔卡馬太空望遠鏡對早期宇宙進行了一次大調查,顯示了大爆炸留下的輻射中微小的溫度波動。這些變化最終形成了銀河係、星星和你。
他們還可以測量宇宙的膨脹速度。宇宙的膨脹在20世紀20年代被首次發現。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物體離我們越遠,它離我們越遠。距離我們兩倍遠的物體似乎正以兩倍的速度遠離我們。這個膨脹率被稱為哈勃常數,用單位距離的速度來衡量:物體移動的速度與距離的比值。
新的觀測表明,這個常數值是每秒每百萬秒差距67.61.1公裏(百萬秒差距縮寫為Mpc,關於天文學某些方麵的一個方便的距離單位,等於326萬光年;比到仙女座星係的距離還要遠一點)。因此,由於宇宙的膨脹,距離我們1Mpc的物體應該以每秒67.6公裏的速度遠離我們,那些距離我們2Mpc的物體以每秒135.2公裏的速度遠離我們,以此類推。比這個複雜一點,但這是主要的。
現在有一個問題。測量哈勃常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觀測遙遠星係的超新星,用引力透鏡觀測,觀測遙遠星係的巨大氣體雲等等。很多方法得到一個更大的值,大約73km/sec/Mpc。這些數字都差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人放心。但是仍然存在令人困惑的差距。它們應該是一致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還得到了不同年齡的宇宙。哈勃常數越大,宇宙膨脹越快。基於這個宇宙,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達到現在的大小,也就是說更年輕。常數越小意味著宇宙越老。雖然宇宙膨脹率看似神秘,但它與宇宙年齡這個更基本的概念直接相關。也是因為不可預測性,兩組方法得到的值不一樣。
哪個是對的?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甚至是個錯誤的問題。更好的提問方式是:他們為什麽不同意?
顯然,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他們測量了宇宙的兩個不同部分。那些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人是在宇宙存在不到一百萬年的時候觀測到的。其他人觀察到宇宙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也許通貨膨脹率在那段時間發生了變化。
換句話說,我不認為哈勃常數是常數。
方法本身可能會有問題,但是經過了多方麵的測試,每個小組都使用了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測試。這似乎不太可能發生。
這顯然是宇宙的錯,不是我們的錯。或者更好的是,這是我們衡量宇宙的方式。它在做它該做的事。我們隻需要找出原因。
關於這個問題已經發表了很多論文,毫不誇張地說,它是目前宇宙學中最大、最棘手的問題。
僅個人觀點。拿到博士學位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簡單地研究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的一部分,通過它我觀測到了宇宙微波背景(CMB)並確定大爆炸是真實的。當時的測量是好的,但仍有改進的空間。然後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PA)誕生,然後是普朗克,現在是阿塔卡馬太空望遠鏡(ACT)。這些測量工具非常精確。天文學家稱之為高精度宇宙學,這是一個內部笑話。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這些價值觀幾乎沒有任何概念。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貨幣政策尚難放鬆 加息符合市場預期
國內年通脹率控製在4%左右
二月份CPI居高不下 或致緊縮政策加碼
3月製造業PMI止跌回升 統計局稱物價壓力仍大
國土部:堅決查處強征強拆行為